⠞宜蘭縣漁村地方閒置空間「設計翻轉、地方創生」計畫⠞
年代|2018
地區|宜蘭縣
業主|宜蘭縣政府工商旅遊處
專案|宜蘭縣漁村地方閒置空間「設計翻轉、地方創生」計畫
兩百年後重回頭城,看見頭城漁村困境
頭城的五漁村,是福隆至烏石港之間必經的一段海岸線,不論是沿著台2線或是搭乘鐵路,由大臺北地區穿過山脈後,映入眼簾是的開闊湛藍的太平洋,做為宜蘭印項標記的龜山島,是蘭陽學子回鄉的港灣,更是旅客爭相來入蘭一探究竟的鎮店之寶。
隨著北宜高速公路通車,加速了沿線漁村聚落的邊緣化,做為入蘭門戶的頭城,地位丕變,旅客沿著台二線呼嘯而過,除了留下聲聲讚嘆,卻也鮮少發現頭城沿海線上有著有如化外之地的五個漁村,倚靠著雪山山脈,臨靠太平洋海岸這狹窄的腹地而生,宛如全球知名的旅遊景點義大利的五漁村,沿海的石城、大里、大溪、梗枋、外澳等五個漁村,各自相距不遠,也都有鐵路串連,但相較於義大利的五漁村,頭城數十年來,逐漸開始面臨漁業資源枯竭、人口外移、老化、產業衰退的境地,漁村日漸失去活力,亟待推動地方創生。
整合中央與地方計畫,跨域加值地方擾動
頭城五漁村的創生,其實早在2013年就開始醞釀與籌畫,除了地方環境課題挖掘、漁村聚落空間環境等硬體建設方面改善外,亦開始導入軟體思維,帶動民眾參與,以及跨部門資源、跨領域思維導入滾動與規劃,結合大學「環境體驗課程」駐村了解與互動,除了與中央單位、地方組織、學校單位、在地達人的合作之外,另外也透過網路媒體的宣傳,目的除了讓更多人看到這一條海岸線上的漁村文化、環境之美,也讓在地的居民在過程中逐漸形成在地的「認同感」。
2018年地方創生,石城率先成立創生工作站,網羅在地創新力量
延續前五年的在地擾動,一場翻轉頭城五漁村的實驗與實踐計畫就此展開,依循2018年國發會「設計翻轉、地方創生」計畫理念,讓頭城五漁村穩扎地方的根得以茁壯新生,藉由從下而上的著手盤點地方人地產資源、診斷地方問題、了解頭城漁村在地特色及發展潛力、舉辦駐村工作坊、選定據點、活化空間、人才培力等方式,於進入宜蘭的第一站-石城,活化石城活動中心低地度利用空間,營造新的工作站空間,促進地方交流機會,盤點與媒合地方設計力,一點一滴的藉由既有的社區、產業及地方青年力量,藉由一次次不斷的溝通及舉辦地方活動,地方能量逐漸相互連繫,彼此主動串連合作,提升地方共識與在地地方創生意識與使命,才得以讓五漁村醞釀已久的能量就此拓展開來,並於8月與頭城在地青年串連合作在石城漁港舉辦頭城嶼海故事節,進一步開啟頭城五漁村未來發展方向的啟動,創造地方創新與創業的地方新經濟,引導在地青年或新頭城人的對於在地創業的信心。
串連五漁村展現生機,打造頭城嶼海品牌
頭城沿海長期缺乏整體軟硬體資源投入,導致漁村長期發展零散,因此隨著地方創生的過程中,規劃團隊串連地方的青年設計力量,逐漸開始發覺在地既有的獨特魅力與價值,從不論是頭城的海味、地景、文化、休憩等各方面著手,於觀光的食住郵購行各方面需求,串連在地的產業與人才,共創頭城五漁村新生命。從而我們也開始意識到頭城的漁村雖各自相像,卻有其各自獨到之處,除了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天然獨特的海岸地景,更是宜蘭的開蘭第一城,積累著先民與大海共存的海洋文化與生活智慧。因此透過長時間的地區資源盤點以及幾場工作坊的意見歸納收集,以頭城山、海、龜山島為元素,結合各漁村的在地元素,以旅客從看見龜山島轉頭的不同角度,設計「頭城嶼海」品牌,藉此推廣頭城五漁村特色,塑造頭城漁村在地人心目中共同繪製與認同的代表物,,讓在地的人地產與生活脈絡,開始與社會展開對話,為每一位認真努力、堅持在這片島嶼土地上各自抒寫故事的人們,說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,帶領旅人重新認識頭城五漁村,一起看見漁村的深度與美。